首页 > 新闻 > 正文

传承东方生命哲学与文化

2019-04-02 14:09  来源:网络    
字体:【

clip_image002.jpg

▲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院长  李松堂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还有一万多天就死了……”,这是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李松堂院长对来访的志愿者、采访者和参观者的开场第一句,面对这样一句开场白,同学们通常满脸惊容。在中国,死亡一直是一个很忌讳的词语,比如古人常用“正寝”“仙逝”“圆寂”等词语代替死字。在现代,我们也常常会避免提到“死”字,甚至死的谐音字都会认为不吉利,有些楼层和电梯也会避开四层,从小学到大学均没有一堂完整的生命教育课,了解死亡才能珍爱生命。

近日,全国两会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提出,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顾晋说,死亡教育是向人们传递死亡相关知识,培养和提升死亡事件应对及处理的能力,中国的死亡教育仍处于探索初期,基于尊重生命理念开展死亡教育尤为必要。

 1987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松堂关怀关怀医院,开启了中国临终关怀的新篇章,32年来,送走了近4万多位临终者。李松堂认为:生命不是一条射线,而是一条线段,那么如何延长生命呢?提高生命的质量,向死而生。

自1990年北大、清华的学生在松堂医院建立第一个爱心小屋以来,到目前带动了300多家大中院校、企业、社会名人在医院建立爱心基地,接待志愿者超过30万人次,成为目前世界上志愿者最多的医疗机构,有很多企业、学校,让新员工到松堂医院感悟生命的教育;络绎不绝的学生、社会团体走进松堂医院,近距离接触死亡,感悟生命,珍惜当下,做一个活着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clip_image004.jpg

老人最喜欢与志愿者聊天、唱歌

李松堂说:“过去我们只讲优生,忽视了优死,很多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痛苦并失去了尊严。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看,死亡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而松堂医院舒缓老人病痛的同时,更多的是调整精神上的寂寞、恐惧,使其有尊严、愉快的完成生命的最后成长。”世界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英国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医院给松堂致词:松堂是一个很棒的地方,我来到松堂的时候,被他的精神和人感染了,虽然英国和中国临终关怀的理念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爱超越了国界,每一个在松堂的老人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得到了满足,我希望以后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安息吧上帝、安宁疗护是西方的生命哲学,视死如视生、生命不同形式的转换是东方的生命哲学。

提及临终关怀事业对李松堂的影响,他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临终关怀。一个是对人,另一个是对中华古老文化的保护和关怀。”

clip_image005.jpg

李松堂与他收藏的门墩

李松堂出生在北京,受家庭影响,把保护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当作自己终身的责任。他耗费半个世纪心血,仅建筑构件类藏品就积攒近万件,媒体赞其为“梁思成第二”,2001年开办了一家非国有博物馆——北京松堂博物馆。李松堂还走出国门,遍寻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2011年在温哥华举办了“北京松堂博物馆北美藏品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几十家国外媒体头版报道了展览盛况,扬我国威。之后在驻外使领馆协助下将在海外收集的1095件文物带回祖国,并在北京松堂博物馆永久展出。

近日,外交部长王毅透露,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下旬在北京举办。松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底部书写了大元至正年的八思巴文款,在现存元青花瓷器中极为罕见,瓷罐上沿烧制了用波斯文书写的古伊朗国家国王亲笔签名,以及含有伊斯兰教义的“穆罕默德是真理”章款,据介绍,它是中国元朝皇帝送给伊朗国王的赏赐,堪称“一带一路”活的历史物证。它的独特历史意义在于,充分佐证了古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和兴盛,充分显示了自古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友好关系。李松堂表示:“如果有需要,我愿意把‘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捐献给国家。”

clip_image007.jpg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

clip_image009.jpg

然而近日,坐落在东城区国子监街3号院的北京松堂博物馆却被“违建”将被强拆,博物馆注册地原为乾隆时期国子监祭酒徐廷芳的府邸,李松堂于1999年买下后组织古建专家进行了精心修建,特别是从自己近半个世纪收集及老宅原有的建筑构件文物中挑选出392件精品(均被文物局认定为文物),根据专家指点,镶嵌在博物馆各处合适的地方,恢复了老北京四合院面貌。

clip_image011.jpg

北京松堂博物馆一角

博物馆开放以来,参观人数超过60万人次,2009年东城区旅游局发起评比“北京最具特色四合院”活动中荣膺第一名,馆内展出的元朝赵孟頫石雕门墩“胡人驯兽”被评为全国博物馆镇馆之宝第八名,连续多年被评为4A级博物馆,并多次被作为北京四合院的经典之作,参加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美丽北京城”等重大宣传活动。

遗憾的是,2013年,李松堂馆长因出国将博物馆协议委托给北京市民张俭管理,不料他违背协议,勾结黑社会团伙“一日游”,进行强买强卖貔貅等坑蒙拐骗活动,给博物馆带来很坏的影响。多年来天天被举报,却安然无事。博物馆员工敢怒不敢言。2015年底馆长李松堂回国,博物馆员工即向其汇报,馆长要求张俭按协议合法经营,但根本不听劝阻,博物馆员工向公安部门举报了张俭等人的不法行为,并到期强行收回了博物馆的运营。公安局将“一日游”团伙拘押处理,唯独张俭被保外就医,随后这些人多次扬言:你们敢举报,我们白道黑道都有人,你们松堂博物馆就等着拆吧。至此一年多来,媒体及有关部门接到大量污蔑陷害博物馆的不实举报材料。

2017年8月31日,博物馆接到东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发来的3份《限期拆除决定书》,认定他们于2017年3月16日的住宅翻建工程,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擅自改、扩建,责令限期拆除。而事实却是博物馆于2017年3月准备重新布展,将原有展品搬回库房,没有任何翻建工程。

馆长李松堂就此征询了多位律师,都认为东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一未与博物馆方面核实,就将换展行为说成“擅自改、扩建”,据此作出处罚,与事实不符;二是按照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城乡管理条例》和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禁止违法建设若干规定》相关规定,将2008年即已完成修缮的松堂博物馆认定为“构成违法建筑”,不符合客观历史,在法律上是立不住的。我们不明白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坚决杜绝个别干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博物馆从2007年对外开放以来,至今没有任何人提出博物馆超出原四合院面积12平米的问题,如果算不作为的话,却在2017年在博物馆没有重新改扩建的情况下偏离事实乱作为。

基于这样的认知,李松堂和博物馆方面对东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于2018年7月开始相继发来的《催告书》并不认可,那么,博物馆到底有没有违规的地方呢?李松堂坦承,1999-2006年对国子监街3号院修缮时,根据文物局《博物馆条例》要求,在原有规划设计上增加了十几平方米,并加固了之前没有在房本上显示的原有地下室。修缮完成后,规划局现场验收提出,对修缮四合院超出原有规划的问题,要求缴纳3万元罚款后可核发新的房产证。由于当时忙于博物馆开业和北京松堂关怀医院装修,没能及时办理翻建测绘后的新房产证。在博物馆对外展出运营的十来年过程中,规划局的同志包括市区领导几次到访松堂博物馆,并未有人再次提出罚款办证的问题,他们也就把更换新房产证的事情搁置了。

李松堂指出,北新桥、雍和宫大街私有房产主的房屋,大都属于百年以上的危旧房屋,翻建改造大部分与老房面积有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待私房翻建比较实事求是,只要没有超出房本土地范围,翻盖后面积超出原房本面积的,皆依照相关政策法规给予少量罚款处理并核发了新的房产证,这种尊重历史的做法,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认可。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同样本着这样的精神和原则,处理松堂博物馆问题。李松堂说,“这些年北京四合院价格疯涨,可是我从未动过将院子作为民居进行出租赢利的念头,一心想着要把这个名人故居保护好,把博物馆经营好,最大限度展示优秀传统文化”。

这段时间以来,北京松堂博物馆的遭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工人日报》2019年1月22日发出的内参,以“北京松堂民间雕刻博物馆该不该拆”为题,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松堂博物馆遭遇“强拆”始末,呼吁政府有关部门真正本着这一精神,全面客观地调查了解,历史地、辩证地处理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问题,引起市长陈吉宁的高度重视。他在《工人日报》内参作出上作出批示,要求依法依规地处理,维护老百姓利益,保护好文物。2019年3月25日,陈吉宁市长在办公会议上,就松堂博物馆问题又重申了这一精神。

由于在临终关怀事业和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积极贡献,作为民革党员的李松堂,还先后被民革中央授予“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当选“全国建设小康先进个人”。现年70岁的他,目前还任民革中央人资环专委会委员。

李松堂强烈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实事求是地执行法规政策,不要强拆北京松堂博物馆及馆内墙壁上392块明清建筑文物,让北京松堂博物馆的文物得到保护和传承,“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这是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推荐阅读